首先送給部長先生一句話:(不過「頑冥不靈」的部長先生想必「頑石不點頭」吧?)

A man should never be ashamed to own he has been in the wrong, which is but saying, in other words, that he is wiser today than he was yesterday.

一個人絕不應恥於承認自己犯過錯誤。換言之,勇於承認錯誤只是說明,他今天比昨天更聰明
以下為新聞內容:
教育部長杜正勝行事作風頻惹爭議,國內文壇兩大作家余光中及司馬中原對他開火。余光中點名杜正勝「典型在夙昔,盲目才看不見」。司馬中原則以一連串跟「一」有關成語猛批杜正勝,指他政績「一塌糊塗」,卻又不願「一走了之」。

對兩位文壇名人批評,杜正勝昨天透過幕僚表示「不予回應」。教育部說,一些人透過媒體二手傳播瞭解杜部長,難免失之精準,因此造成誤解。

《講義》雜誌昨在圓山飯店舉行「大師寫作心得饗宴」座談會,邀請知名小說家司馬中原、資深兒童文學作家林良及詩人文學家余光中等三人開講,數十位中小學老師參加。

余光中表示,蔡元培是最好經師、人師、教育部長典型,杜正勝可以參考,除非盲目了,否則一定會看到這些歷史典範人物行為,並加以學習。

余光中舉例,他曾問中山大學班上學生,為何是「張三李四」不是「張四李三」,結果沒人答得出。中文基本美學講究對仗、簡潔、鏗鏘,「平平仄仄」發音成語,最符合這些原則。經過千百年淬鍊,符合中文美學原理「張三李四」留下來、「張四李三」被淘汰。

談到成語,司馬中原對杜正勝炮火更猛烈。他說,有位官僚還是學古文的,但對古時代東西「一知半解」,上任後「一意孤行」,幹什麼都「一廂情願」,對中國文化執意「一刀兩斷」, 對過往東西「一概抹殺」,搞得「一塌糊塗」,自己名聲「一落千丈」,卻又不願「一走了之」,就如同是「一船王八靠碼頭─人不是人、貨不是貨」,「一死不足蔽其辜也」。

司馬中原受訪時直言「我就是在講杜正勝」。他說,現在教師被主管機關踩在腳下蹂躪,教改哪有什麼進步,好像回到原始洪荒時代,非常可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kiya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